文章
  • 文章
搜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8966572

  

地方频道: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临沂    济宁    淄博    威海    东营    日照    泰安   滨州    枣庄    德州    聊城    菏泽

新晨资讯 >> 头条聚焦 >>国内要闻 >> 第一观察 | 从三个维度,看习近平主席沙特之行
推荐阅读
更多
  •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聚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1月28日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上午,省委理论学习

  • 林武在济南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加强创新

    林武在济南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加强创新

    林武在济南调研时强调发挥优势加强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1月3日,省委书记林武深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部分企业、园区调研,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

  • 新晨融媒体2023新年献词:一起向未来

    新晨融媒体2023新年献词:一起向未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奋进的旋律回荡在耳边。走过极不平凡的2022年,我们踏着坚定的步履,迈向2023年。回首这一年,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亦有风狂雨疾的时刻。我们凝

  • 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中

    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中

    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2月19日下午,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李克

  • 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

    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

    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指挥部(扩大)会议召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好优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李干杰讲话 周乃翔主持 陆治原出席12月9日下午,省委

详细内容

第一观察 | 从三个维度,看习近平主席沙特之行

时间:2022-12-12     【转载】   来自:新华社

 1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地区国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

 酝酿多时,期盼已久,举世关注,成果丰硕。

 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中海、中沙领导人“三环峰会”,是中国外交的又一重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一)历史维度:两大文明的相知相交

 “这是一次传承之旅,更是一次开创之旅,目的是发扬光大中阿、中海、中沙传统友好,开启中国同阿拉伯世界、海湾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关系新时代。”

 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的题为《传承千年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中说。

 “千年”这个时间跨度,习近平主席在沙特之行期间屡屡提及。

 谈中阿关系,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对于中海关系,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同海合会国家有近两千年友好交往历史”;论及中沙关系,习近平主席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和沙特相互欣赏、友好往来”……

 追根溯源,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明确前行的方向。

 在以“千年”为计的历史长河中,中阿两大文明在亚洲大陆两端相映生辉,双方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书写了东西交融、互学互鉴、互帮互助的佳话。

 真正的文明都是懂得相互尊重的。当前国际形势下,中阿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不仅是对千年友好的接续传承,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现实维度:变局之下的战略抉择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反复延宕,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召开首届中阿峰会,是双方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的战略抉择。”

 对习近平主席此次沙特之行,特别是首届中阿峰会,中国外交部这样表示。

 当前,中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阿拉伯国家也面临实现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发展的历史任务。相似的历史遭遇、相同的发展梦想、相互的信任支持,使中阿之间相互吸引,坚定地走到了一起。

 过去10年,中阿关系进入新时代,各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突破性成就。仅以经贸领域为例,10年来,中阿贸易额增长1000亿美元,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增长2.6倍,存量达23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实施200余个项目,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展现了中阿合作的巨大潜力。

 沙特之行期间,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以四个“我们要”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指明路径,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中海合作五大重点领域等,得到与会各方积极响应。

 成果丰硕、亮点纷呈。“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强5G和6G技术合作”“欢迎海合会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等中方表态,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一项项宣言、联合声明、合作文件,更展现出中阿、中海、中沙团结协作的积极意愿。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双方加强合作,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文明格局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中阿、中海、中沙领导人“三环峰会”的举行充分表明,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才是国际社会的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未来维度:命运与共的大道之行

 “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旨在加强中阿团结协作,助力各自民族复兴,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中写道。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宣示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显示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赢得日益广泛的认同与欢迎,预示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不断从共识转化为行动。

 从习近平主席首次面向国际社会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至今,已近10年时间。10年来,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波澜壮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以贯之。

 回望2022年,从年初的“冬奥之约”,到年底的“元首外交月”,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帜,中国外交硕果累累。中亚之行、东南亚之行、中东之行……中国同有关方面就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等达成重要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此次沙特之行再次向世界昭示:面向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大道上,中国将继续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同行。

 策划:倪四义、霍小光

 主笔:杨依军、温馨、胡冠

 统筹:刘华、黄全权、王绚

 视觉 | 编辑: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