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冬游华不注山时间:2022-01-19 三九冬日,携老幼游华阳宫与华山(古称华不注山)。 济南东北角,华山脚下,即是华阳宫。甫一入门,小儿便喟叹:一门之隔,味道不同;门里是古,门外是今。 华阳宫内,思接千古于北宋侧柏,无波古井及《鹊华秋色图》。 花青二山,遗世独立;水墨山林外,不知画者赵孟頫在画中倾注累加了多少自然与人世间的向往与隐诉,晚年才有“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的自嘲诗作。 在古意画风与意蕴张力之上,跋语、私印、御印无数,可见画作之心仪程度与收藏历史。 老父老母此时已有倦态,示意我不再登山。 携子出华阳宫,示健康码,开始登华不注山。及山顶诗鬼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刻字,历时近一小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这样盛赞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障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把华山描绘得惟妙惟肖,“不连丘陵”“孤障特拔”,形似逼其真;“以自高”“以刺天”,神似摹其骨。 华不注山之奇拔峻秀,几被古人道尽。李白有诗云:“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拔,绿翠如芙蓉”;曾巩也有诗云:“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这座在今天被叫做“华山”的山,为何历史上一直被叫做“华不注”山?“华不注”,又做何解?从古到今,众说纷纭,主流说法有二。 一说是“华不注”山,方言转音为“花骨朵”山;二说是“华不注”山,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据专家考证,“华不注”中的“不”字,在古汉语中不读作“bù”,而读作“fū”,“华不注”的“不”,其实为“跗”,如同《诗经·小雅·常棣》篇中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一句的“不”字,也作“跗”解。“跗”与“柎”通,指“花蒂”。 明代学者杨慎在《丹铅续录》之“花足曰萼”条下,解释了花蒂为什么被叫做“跗”:“或问:花蒂何以曰‘跗’?曰‘蒂’者,花足也,故其字从‘足’。” 一系列古文字音与意的相通相借,“华不注”的“不”字,解释为“花蒂”“花托”。“华不注”则解释为“‘花蒂’(‘花托’)注于水中”。 人若立在千米之外,远观华不注山,山体确如一巨大花蒂,幽浮于水面之上。 加之本地方言转音的“花骨朵”山,这两种观点,均与花蒂、花骨朵有关,其实,华山不妨回归它的历史原名“华不注”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即使半弃之,也实是可惜;恢复原名,还可避免重名的尴尬。 华不注山,高度只有197米。山体陡峭,古人“由鸟道而上,多憩方能登其巅。”今人拾阶而上,也需休息三五次,方能登顶。 幸陡峭处有铁链,上山下山得以支援扶持。“铁链多锈迹,野猫藏山洞。”这是小儿的观察。他一度手脚并用,爬起了石阶,被爸爸制止;一度站在高处笑着等我;一度又嘱我“抓好,慢点儿。” 一番挣扎,终于登上山顶,山巅巨石上,赫然写着“华不注”三个大字。 长风啸啸,环顾四周,山立于水中,“齐烟九点”,远近点缀。 下山途中,腿如筛糠,膝盖有被挠痒之感,软而无力,身体一度失衡,将欲倾倒。 狼狈欲牢骚,已近山根。 父母等候已久。读书不多的老母亲,竟冲我说:“这山真奇怪,没枝没杈,厚墩墩坐在那里。” 岂不是吗?华不注山,一座气度不俗的历史名山,一个掩藏在城市喧嚣中的陈迹,平地而起,穿越千载,厚墩墩坐在那里! (作者:汤乙清) |
|
|